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。
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,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俗观念中“九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
佛教中的孝道
很多人看到佛教的出家人,就认为佛教辞亲出家,违背人伦,是不重视孝道的,但实际上这都是对佛教的误解。佛教里认为孝道有两种,一种是世间的孝,一种是出世间的孝。
莲池大师说:“世间之孝,一者承欢侍彩,而甘旨以养其亲,二者登科入仕,而禄以荣其亲,三者修德励行,而成圣成贤,以显其亲,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。出世间之孝,则劝其亲,斋戒奉道,一心念佛,求愿往生,永别四生,长辞六道,莲胎托质,亲觐弥陀,得不退转,人子报亲,于是为大。”所以,佛教中的孝属于出世间的孝。
佛弟子如何行孝?
那么,佛教对于孝道的诠释又是怎样的呢?身为佛弟子,佛门讲“上报四重恩”,第一重恩就是“父母恩”。
身为佛弟子,应懂得如何孝养父母,浅表体现在三个层面:
一、基本的行孝: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。父母的衣食起居,一定要细心去照顾,要了解父母生活的习惯、爱好,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,才能照顾的周到。换句话说,在父母生活上、起居上妥善的照顾,养父母之身,使父母的身体健康长寿。
二、精神层面孝顺父母:愉悦父母的心情。子女只有懂得父母的情绪、爱好,清楚父母所喜欢的、所厌恶的,才能培养父母的欢心,知孝应懂顺。
《大乘经》中佛常教人:常生欢喜心,远离一切忧愁烦恼。父母欢喜的是什么?忧虑的是什么?如果要想真正孝顺父母,令父母生欢喜心,就一定要做到兄弟和睦,尊师重道,友爱同仁,发奋向上。
也就是说,孝道会推动你,在求学阶段好好学习;学业完成之后踏进社会,为了让父母欢喜,你会服从、尊敬上司,与同事互相配合、互相合作,对部属有仁慈的心。这,都是在尽孝道。
三、佛学的行孝:让父母明白佛学的真谛,是为真正的孝道。佛学的智慧,可以让我们明了尽孝的意义无限深广,所以我们努力尽孝。我们的父母对比着看看别人家的子女,就知道自己的儿女因学佛而更懂孝道,就明白学佛的好处。
如果我们再经常给父母讲讲佛法的博大精深,谈谈我们学佛的体会,让父母也开始与佛结缘,我们才是真正的行孝。
最后,值此重阳佳节,让我们一同重温佛陀教诲,学习仿效诸佛菩萨孝道行为,懂得尊师重道,敬奉所有的长辈,真正做到“老吾老及人之老”,如此才是一个真正践行佛教孝道的佛弟子。
愿诸佛菩萨加持天下所有的父母
无量寿,无量福
远离老病的恐惧
远离人事的烦恼
业障消除,身心和乐
福慧增上,吉祥安康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。
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,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俗观念中“九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
佛教中的孝道
很多人看到佛教的出家人,就认为佛教辞亲出家,违背人伦,是不重视孝道的,但实际上这都是对佛教的误解。佛教里认为孝道有两种,一种是世间的孝,一种是出世间的孝。
莲池大师说:“世间之孝,一者承欢侍彩,而甘旨以养其亲,二者登科入仕,而禄以荣其亲,三者修德励行,而成圣成贤,以显其亲,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。出世间之孝,则劝其亲,斋戒奉道,一心念佛,求愿往生,永别四生,长辞六道,莲胎托质,亲觐弥陀,得不退转,人子报亲,于是为大。”所以,佛教中的孝属于出世间的孝。
佛弟子如何行孝?
那么,佛教对于孝道的诠释又是怎样的呢?身为佛弟子,佛门讲“上报四重恩”,第一重恩就是“父母恩”。
身为佛弟子,应懂得如何孝养父母,浅表体现在三个层面:
一、基本的行孝: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。父母的衣食起居,一定要细心去照顾,要了解父母生活的习惯、爱好,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,才能照顾的周到。换句话说,在父母生活上、起居上妥善的照顾,养父母之身,使父母的身体健康长寿。
二、精神层面孝顺父母:愉悦父母的心情。子女只有懂得父母的情绪、爱好,清楚父母所喜欢的、所厌恶的,才能培养父母的欢心,知孝应懂顺。
《大乘经》中佛常教人:常生欢喜心,远离一切忧愁烦恼。父母欢喜的是什么?忧虑的是什么?如果要想真正孝顺父母,令父母生欢喜心,就一定要做到兄弟和睦,尊师重道,友爱同仁,发奋向上。
也就是说,孝道会推动你,在求学阶段好好学习;学业完成之后踏进社会,为了让父母欢喜,你会服从、尊敬上司,与同事互相配合、互相合作,对部属有仁慈的心。这,都是在尽孝道。
三、佛学的行孝:让父母明白佛学的真谛,是为真正的孝道。佛学的智慧,可以让我们明了尽孝的意义无限深广,所以我们努力尽孝。我们的父母对比着看看别人家的子女,就知道自己的儿女因学佛而更懂孝道,就明白学佛的好处。
如果我们再经常给父母讲讲佛法的博大精深,谈谈我们学佛的体会,让父母也开始与佛结缘,我们才是真正的行孝。
最后,值此重阳佳节,让我们一同重温佛陀教诲,学习仿效诸佛菩萨孝道行为,懂得尊师重道,敬奉所有的长辈,真正做到“老吾老及人之老”,如此才是一个真正践行佛教孝道的佛弟子。
愿诸佛菩萨加持天下所有的父母
无量寿,无量福
远离老病的恐惧
远离人事的烦恼
业障消除,身心和乐
福慧增上,吉祥安康
来自:随缘佛堂 2025-10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