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三圣、东方三圣、娑婆三圣和华严三圣都是大乘佛教中的圣者,每位佛陀的旁边都有两位菩萨胁侍,以便更好的度化众生。
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,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,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。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中,曾发下四十八愿,要建立一个无比美好的极乐世界,接引众生往生。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则是阿弥陀佛的重要助手,协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。
阿弥陀佛代表无量的光明、寿命和功德,象征着无尽的慈悲和接引众生往生极乐的愿力。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,闻声救苦,救度众生脱离苦难。大势至菩萨代表大喜大舍,以智慧和力量引导众生趋向解脱。
据《赞佛偈》描述,阿弥陀佛通常结手印或手捧莲盏,象征接引众生。观世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,瓶中甘露常遍洒,慈悲救苦。大势至菩萨手执长柄莲花,展现智慧和力量。
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,分别是药师琉璃光佛,以及他的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、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。药师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,能除生死之病,相传在久远的过去,电光如来时代,有一位居士和他的两个儿子立志拯救世间病苦众生,后来这位居士成佛即药师佛,他的两个儿子成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。
药师佛发十二大愿,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,拔除众生一切痛苦。日光菩萨象征光明和智慧,月光菩萨象征清净和平静,共同协助药师佛度化众生。
药师佛一般左手持钵,右手拿药丸,也有部分形象不持法器。日光遍照菩萨左手执宝幢,右手持月轮。月光遍照菩萨左手持青莲花,上有半月形。
娑婆三圣指的是释迦牟尼佛、观世音菩萨与大愿地藏王菩萨。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,被尊称为“佛陀”。地藏王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因其“安忍不动,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,犹如秘藏”,所以得名。地藏王菩萨在过去世中,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,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。
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相貌端庄慈祥,经常手持净瓶杨柳,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,大慈大悲,普救人间疾苦。释迦牟尼佛的外貌为常见的佛像造型,地藏王菩萨多为光头或头戴毗卢冠,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。现比丘相,左手持宝珠,右手执锡杖,或坐或立于千叶青莲花上。
观世音菩萨的常见形象是赤裸上半身,手执莲花,半透明的装装自腰间下垂,覆盖臀部与大腿,一头戴冠晃,手套钏锡,且观世音是以男性形象出现的。但观世音形象在初入中国时也为男性,隋唐以前的观音像被塑作男身,唐时出现女性化观音形象,至宋元更进一步获得了巩固和发展,明清以后,男性形象的观音像甚为罕见,几近绝迹。
华严三圣由毗卢舍那佛、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组成。毗卢舍那佛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明,被认为是法身佛,代表着佛法的本质和真理。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代表着智慧和学识。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代表着实践和行动。
华严三圣像中,毗卢舍那佛螺髻金身,顶现毫光,左手结印,右手平伸。文殊菩萨头戴五佛宝冠,手捧舍利宝塔。普贤菩萨头戴花冠,左手托七重宝塔,右手扶塔身。
西方三圣、东方三圣、娑婆三圣和华严三圣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,他们为信众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心灵慰藉。
西方三圣、东方三圣、娑婆三圣和华严三圣都是大乘佛教中的圣者,每位佛陀的旁边都有两位菩萨胁侍,以便更好的度化众生。
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,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,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。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中,曾发下四十八愿,要建立一个无比美好的极乐世界,接引众生往生。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则是阿弥陀佛的重要助手,协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。
阿弥陀佛代表无量的光明、寿命和功德,象征着无尽的慈悲和接引众生往生极乐的愿力。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,闻声救苦,救度众生脱离苦难。大势至菩萨代表大喜大舍,以智慧和力量引导众生趋向解脱。
据《赞佛偈》描述,阿弥陀佛通常结手印或手捧莲盏,象征接引众生。观世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,瓶中甘露常遍洒,慈悲救苦。大势至菩萨手执长柄莲花,展现智慧和力量。
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,分别是药师琉璃光佛,以及他的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、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。药师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,能除生死之病,相传在久远的过去,电光如来时代,有一位居士和他的两个儿子立志拯救世间病苦众生,后来这位居士成佛即药师佛,他的两个儿子成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。
药师佛发十二大愿,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,拔除众生一切痛苦。日光菩萨象征光明和智慧,月光菩萨象征清净和平静,共同协助药师佛度化众生。
药师佛一般左手持钵,右手拿药丸,也有部分形象不持法器。日光遍照菩萨左手执宝幢,右手持月轮。月光遍照菩萨左手持青莲花,上有半月形。
娑婆三圣指的是释迦牟尼佛、观世音菩萨与大愿地藏王菩萨。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,被尊称为“佛陀”。地藏王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因其“安忍不动,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,犹如秘藏”,所以得名。地藏王菩萨在过去世中,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,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。
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相貌端庄慈祥,经常手持净瓶杨柳,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,大慈大悲,普救人间疾苦。释迦牟尼佛的外貌为常见的佛像造型,地藏王菩萨多为光头或头戴毗卢冠,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。现比丘相,左手持宝珠,右手执锡杖,或坐或立于千叶青莲花上。
观世音菩萨的常见形象是赤裸上半身,手执莲花,半透明的装装自腰间下垂,覆盖臀部与大腿,一头戴冠晃,手套钏锡,且观世音是以男性形象出现的。但观世音形象在初入中国时也为男性,隋唐以前的观音像被塑作男身,唐时出现女性化观音形象,至宋元更进一步获得了巩固和发展,明清以后,男性形象的观音像甚为罕见,几近绝迹。
华严三圣由毗卢舍那佛、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组成。毗卢舍那佛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明,被认为是法身佛,代表着佛法的本质和真理。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代表着智慧和学识。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代表着实践和行动。
华严三圣像中,毗卢舍那佛螺髻金身,顶现毫光,左手结印,右手平伸。文殊菩萨头戴五佛宝冠,手捧舍利宝塔。普贤菩萨头戴花冠,左手托七重宝塔,右手扶塔身。
西方三圣、东方三圣、娑婆三圣和华严三圣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,他们为信众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心灵慰藉。
来自:随缘佛堂 2025-08-02